丹阳书院,位于归州城南门外。
据《归州县志》记载:秭归虽为三闾大夫故里,但多年来地瘠民贫,原无书院,人才散失。
大兴年间,始在南门外捐置房屋十余间为诸生肄业所,以期“得一有道德而能文章者,为之提倡宗风,熏烝善类”。
经过多年发展,富户捐资,已是几番修缮。
书院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石雕窗棱,还有高大的马头墙。
周围栽竹林,院外小桥流水,颇有雅趣。
“你说什么?”
此刻,院内气氛很是压抑。
望着堂内几名差人,一名黑袍老儒生双目圆瞪,白须都气得乱颤。
大宣朝各地书院,制度几乎相同。
山长为书院首领,通常由本地德高望众的儒门高士担任,多半还在官场混过,有不小人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