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大臣不约而同想起那些投降后金的汉臣,不是被猜忌排挤,就是兔死狗烹。
更不必说‘文字狱’三字背后,隐藏着多少血淋淋的教训。
“那文字狱,那可比后世之人说的还要……”礼部侍郎点到即止。
在场众人皆是心知肚明。
所谓‘文字狱’,其背后暗藏的深意,他们这些在宦海沉浮数十载的老臣,比江叶这些外来客看得更为透彻。
更何况,大清后来的所作所为,可算不得什么明君圣主。
瞧瞧后世子孙提起时恨得牙痒的模样,这千古骂名是铁板钉钉了。
两相比较。
是投靠那注定遗臭万年的蛮夷,还是为大明力挽狂澜?
无论是忠义立场,还是天时地利,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见众人沉默不语,温体仁起身掸了掸衣袖,“还有疑问吗?”
几位大臣如梦初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