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七章 柱国之裔屈司马 (6 / 7)

作者:赵子曰 最后更新:2025/8/14 23:59:52
        魏征说道:“其乡蒲州汾阴,距此千里之远。”

        汾阴,即后世的山西运城,离此地是有点远。

        李善道遗憾地摇了摇头,说道:“惜我晚到武阳!我要是能早些来,与玄成既可早识,亦可一睹薛子风采!玄成,他父亲的诗,我可是读过不少,佩服得很。”

        “伯褒非但承袭有其父之文采,并有识人之能,具军政之略,十余岁时,其即与其族兄薛德音、从子薛元敬,号为‘河东三凤’,伯褒居首,‘长雏’是也。”

        李善道笑道:“玄成,你越说,我越后悔来贵郡来得晚了!”

        “伯褒虽已还乡,仆与他时有书信来往。将军若允,仆愿为将军致书与他,述将军思慕之情。”

        李善道喜道:“好啊,好啊!玄成,这可太好了!那就劳烦卿了!”

        和对于志宁一样,对薛收也陌生,对其压根无有了解,李善道的这派欢喜,说白了,仍是看在魏征的脸面上。然其情深意切,魏征倒是没看出这点。

        魏征和薛收很熟,薛收曾向他的老师王通称赞魏征,说魏征是“颜、冉之器”,魏征并因此得以在王通门下求学了一段时间。

        王通是名满天下的大儒,被时人誉为“王孔子”,——原本历史中,他有个孙子在初唐时鼎鼎大名,即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能从在他门下求学的,无不是贵族子弟、郡县俊彦,如李渊妻弟窦唯,后世有名的房玄龄、李靖、杜如晦等等,都曾向他求过学,魏征出身孤寒,其父只官至县令,而且早卒,若无薛收的引荐,魏征是没有跟着王通学习的机会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