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章 李善道精益求精 (5 / 6)

作者:赵子曰 最后更新:2025/8/14 23:59:52
        事实上,在制定招募新兵的标准上时,李善道原本还想多制定一条规定,便是“拖家带口者不要”,后来在高曦的进言下,把这条规定他给取消了。

        他想制定这条规定的初衷,是觉得“老营”不正规,哪有一支打仗的正规部队,不管走到何处,成天带着一个老营,跟着群妇孺老弱?不利於行军的快速,也不利於战斗时的心无旁骛。

        故此,他寻思着,是不是在这次新兵的招募上,凡拖家带口者,一概不要?

        高曦向他进言了三个反对的原因。

        首先,高曦进言说,就算府兵,其实早前也是家属随营,后入到本朝,“先帝”,也就是杨坚对府兵制进行了改革,把府兵编入进了“户贯”,亦即民户后,“凡是军人,可悉属郡县”、“垦田籍帐,一同编户”,这才他们的家属不用再一直跟着军队就食,有了他们各家自己的产业,——府兵是融合了鲜卑部族兵制和封建兵制而产生的一种兵制,之前属於军户、兵户。

        再一个,有家属从营的话,高曦以为,固对行军、作战有不利,然仍是那句话,凡事俱有利弊,却也有好处,就是军人的家属们相当於是成为了人质,部队的主将能够以此更好地管理军人,——是以,前代北周时,乃至鼓励家属从营,高曦颇读过些书,还举了曹操的例子,曹操也做过相似的事,不算是令家属尽数从营,但曹操把兵士的家属集在一起,置於一地,亦是对之进行统一的管理,也等同是把他部众的家属充作了便於他约束他的这些部众的人质。

        第三个是,高曦从眼下的客观情况出发,向李善道分析说,於今来兴洛仓取粮、投军的百姓虽多,可招兵的“营头”也多,李密营、翟让营,有资格募兵的营头,不下一二十个,一二十个营头分这些有意愿从军的百姓,加上李善道又已定下了那么几条“严格的规定”,恐李善道营已是不太好能召到太多的新兵,则若再加上“拖家带口者不要”此条,——来就食、投军的百姓有几个是孤身一人的?大多都是拖家带口,那只怕李善道营更召不到多少新兵了。

        三个反对的原因,特别是最后一条,极有道理。

        李善道幡然醒悟,从善如流,当即修正了自己的想法,於是取消了这条规定。

        听完侯友怀的回禀,李善道点头,说道:“好,既都是按我要求的便好。今日天晚了,我就不去新兵营看今天招募到的新兵了,崇吾,你们组织下,明天一早我去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