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山公也是消息灵通……”翟让说到这里,顿了一顿,摸着胡须,“嘿嘿”了两声,随之接着往下说道,“不知怎的,他知了俺意欲率部还寨这事儿。就今天上午,大郎,你走后未久,他专来拜谒於俺,亦是提出了与二郎适才之所请相同的请求,他想率他部留在荥阳。”
徐世绩、李善道对视了眼,徐世绩问道:“敢问明公,不知是怎么答复他的?”
“俺答应他了!”
徐世绩下意识地重复了一下翟让此话,说道:“明公答应他了?”
“蒲山公今已建牙,别为一部了,那他愿意留下,俺自是随他。”
所谓之“牙旗者,将军之旌”,“建牙”通常与“开府”连用,意即:可树立起自己的旗帜,建设起自己的警卫部队,开设幕府,招揽人员,帮助办公,独立地处理其自己的军政事务。
李密的行动力相当强。
前脚翟让才刚给了他“建牙,别为一部,号蒲山公营”的权力,后脚他紧跟着,“蒲山公”的牙旗,就已在他的驻地竖将了起来!
——为何李密行动的这么快?究其缘故,徐世绩、李善道,甚至包括翟让,都能猜出来,他是为了招揽降俘。首先,没有“蒲山公”的牙旗,他不好大肆地收用降俘,现得了翟让允可,他可以独为一部了,则收用降俘这块儿,他自就可以放开手脚;其次,“蒲山公”的名号还是很管用的,李密的大名,早就名满天下,他“蒲山公”的牙旗一竖起来,另外也有利於此战的降俘们愿意投附他,并及,周边的一些县豪、乡豪,也有可能会因而慕名来投。
只是,其中的缘故,徐世绩、李善道、翟让等虽能猜出,毕竟说到底,才得翟让允可,紧接着李密就把“蒲山公”的牙旗给竖了起来,也确实是太快了,翟让因此产生些不快亦是难免。
再加上,翟让刚说的“蒲山公也是消息灵通”,两个缘故搁到一块儿,徐世绩、李善道很明显地可以从翟让“俺自是随他”这句话的语气中察觉出来,他对李密,现是颇为不满。
徐世绩从容说道:“却原来蒲山公也有此请,实不满相瞒明公,俺与二郎对此却是不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