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绕营设伏一战胜
漆黑的原野上,朔风卷着鹅毛大雪。
离了避风的谷地后,千余汉骑冒雪疾行,在黎明前最浓重的黑暗里,抵近了谷阳城外的敌营。
营内灯火稀疏,除了刁斗单调的敲击和风雪呼号,一片安寂。
一如斥候所报,营外无有营壕,也没有筑营墙,简陋的木栅栏在风雪中形同虚设。
却这黑社、白社,一看名字就知,是两个绰号。
他两人的骨干部曲,和别的义军不太相同。
“社”也者,本义为土地神,又指祭祀土神,由此引申指祭祀土神的日子或地方。周时以二十五家为“社”,故“社”又被引申为一种基层行政单位,后又被引申指某种从事共同活动的集体组织。隋建之前,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民间为应对赋役和天灾,便形成了以宗族、地缘为基础的互助组织,如“义社”“田社”。这些团体共同耕作、分担赋税,并集资修建水利设施。隋肇建以后,自治性的“私社”依然保存,负责婚丧互助、义仓管理。
此外,又还有类同行会的商人的“市社”、佛教徒组织的“义邑”、“法社”等。
黑社、白社所部的骨干力量,就是谯郡的两个义社的成员。
本多是乡野百姓,聚集成军以后,不免还是缺乏足够的军事素养。再又加上闻得高延霸打下太康后,已进围宛丘,故是这城外的黑社、白社所部的营地,就甚为粗陋,疏於戒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