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二章 争雄需借仁义名 (3 / 4)

作者:赵子曰 最后更新:2025/8/14 23:59:52
        薛世雄、于志宁等各自考虑了会儿。

        于志宁拊掌说道:“此一举两得之策。河北战乱连年,冀北田地,多有荒芜,使其沙汰者,还乡屯田,可充实仓储;留其精锐可用者,既增强了我军战力,又示恩与了窦建德旧部。”

        薛世雄也赞同:“明公此策既充实了民力,又消弭了王伏宝等的隐患,确为良策。只是一点,老夫愚见,王伏宝等可用不可信,即便使彼等得再领兵,也需择将为监,以防彼等再生异心。”

        “哈哈,薛公,既已使彼等领兵,再择人监督,岂不多此一举?”李善道抚摸着短髭,笑着说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曹操其性猜疑,用人尚且如此,况於我乎?若用而疑之,是自将彼等视外,反生祸端。王伏宝等既已归顺,当以信相待,使其心悦诚服,方为正道。”

        薛世雄在用兵,经验丰富,然在政治、用人上,他和李善道一比,至少在于志宁等的眼中,那可就大大不如了。对李善道的宽广胸怀,于志宁等有了个新的认识,无不敬佩万分。

        薛世雄几条建议,李善道都没听从,他倒亦没有生气,因为他也知道,李善道说的这些,才是正理,——事实上,话说开去,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但凡是个有正常思维的人,通常都能判断出来,而之所以有时,正确的事情,有的人难以做到,一是因私心杂念作祟,再一个,就是受限於自身的格局,不够自信。便乃薛世雄说道:“明公胸襟,老夫不及!”

        “那就这么定下了!下午,我请窦建德来见,叫他去檄乐寿等地,招曹旦等降。候曹旦等降后,先分兵往去乐寿诸地,接管城防;继而,就对窦建德的余部兵马进行改编!”

        叫窦建德去檄乐寿等地,招降曹旦等人之前,还有一件事情需做。

        就是先得给窦建德一个名分,以示诚意。

        在下午召窦建德於帐中再见时,李善道便当着同窦建德齐来的王伏宝、宋正本等一干窦建德部属的面,宣布拜窦建德为“上柱国、信都公”,并赐金帛,以示尊崇;又封宋正本、凌敬、孔德绍等各为汉公府的属吏;又封王伏宝和尚在乐寿等地的曹旦等各为“柱国”不等。

        李善道现也才是自称“汉公”,国公而已,太高的爵位、官职,他也封拜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