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章 令旨未至彷徨询 (4 / 7)

作者:赵子曰 最后更新:2025/8/14 23:59:52
        李善道闻报,眉宇间露出些许赞许,旋即令道:“令王须达安抚夏县士民,不许掳掠,敢有违我军纪者,斩之不饶;留兵五百,与吕崇茂部部分兵马协同防守,其余兵马还来与主力合兵。令王君廓,虞乡县城如有机会攻得,就抓住战机,迅速夺取,若暂无机宜,便屯山中,严防独孤怀恩部,候我主力到达。传令我主力各部,夏县已下,事不宜迟,我军转向安邑。”

        河东郡共有县十个。

        各县的位置如右,最东边是夏县,夏县西是安邑;安邑西北是猗氏,其南是河北县,河北县与陕县隔黄河而望;猗氏西邻桑泉,桑泉北为汾阴、龙门,南为虞乡,虞乡西南是河东县,即蒲坂;蒲坂与河北县之间,是芮城。其中,虞乡、猗氏、蒲坂等在滦水的北岸,余在南岸。

        因为不确定夏县能不能很快打下,所以主力进到河东郡后,在行军路线上,采用了“两套计划”,第一套计划是向夏县进兵,第二套计划是若夏县能被王须达打下,就改向安邑进兵。

        三道军令,立刻被传达出去。

        李善道又令道:“独孤怀恩部,务必细察其部动向;潼关方向的王长谐等部举动,亦须细探,令刘、石严守渡口;汾阴、龙门方向,广散斥骑,一探到姜宝谊、李仲文等部,即刻回报。”

        第七章令旨未至彷徨询

        却“刘、石严守渡口”,黄河经过九曲十八弯奔流到潼关附近,因受华山所阻,折向东流,在潼关附近形成了一处险要的渡口,便是鼎鼎有名的风陵渡。这个渡口被誉为“黄河第一渡”。从潼关北入河东郡,必由此经。李善道已遣刘豹头、石钟葵日夜兼行,夺占了此渡。

        ——歼灭窦建德一战中,石钟葵受了重伤,直到此次出兵前,他的伤还没痊愈,李善道原本是打算将他留在贵乡,但他坚持请战,言辞恳切,甚至在李善道面前,脱去上衣,露出伤痕累累的胸膛,声泪俱下地表示愿为先锋。李善道见其斗志昂扬,深受感动,终允其从征。

        风陵渡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若是秦敬嗣不能牵制住潼关、永丰仓方向的王长谐部,一旦王长谐部渡过风陵渡,独孤怀恩就会得到强力的支援,是故李善道乃以刘、石两员悍将往扼。

        刘豹头、石钟葵与董法律等一样,都是李善道在兴洛仓时投附李善道的。自投到李善道帐下,李善道待他们极厚,他们因亦以死力相报,屡立战功。方今在李善道军中,刘、石的地位稍不及董法律,但两人作战勇猛,也早已俱是一营之主将,并且在左右两军诸营中排序靠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