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章 惊乱骤生天子弑 (2 / 8)

作者:赵子曰 最后更新:2025/8/14 23:59:52
        在他江都的行宫中,他设了百余房,各盛供张,内中填充美人,日令一房为主人。王世充之前的江都郡丞赵元楷掌供酒馔,他与萧后及宠幸的姬妾日日宴饮,酒卮不离口,从姬千余人亦常醉。然而醇酒妇人,终是难消惶惧,他见天下危乱,意亦扰扰不自安,退朝则幅巾短衣,策杖步游,遍历台馆,非到入夜不止,贪婪地汲汲顾景,唯恐不足。

        杨广多才多艺,自晓占候卜相,好为吴语,常夜置酒,仰视天文,谓萧后说:“外间大有人图侬,然侬不失为长城公,卿不失为沈后,且共乐饮耳!”因引满沉醉。又尝引镜自照,顾谓萧后曰:“好头颈,谁当斫之?”后惊问故,他笑说:“贵贱苦乐,更迭为之,亦复何伤!”

        长城公,便是南朝陈的后主陈叔宝,其为吴兴长城人,死后被追赠长城县公。陈被隋灭亡后,隋待陈叔宝不错,没有杀他,反而优待有加,他在洛阳又快活了十六年,之后才病死。

        随着海内局势的越来越乱,尽管长安、洛阳,包括江都朝中,不断有大臣谏言他赶紧回去长安坐镇,天下尚可救之,他却置若罔闻。从出生他就锦衣玉食,没有遇到过挫折,如今面对危机,他因此选择了逃避。不仅无心北归,沉溺於声色犬马,试图在醉生梦死中忘却现实的困境,并在前时,他甚至作出了一个想当然的决定,欲都丹杨,保据江东,遂命群臣廷议之。

        内史侍郎虞世基等江东人,皆以为善;右候卫大将军赵才为首的北地人,极陈不可,请车驾还长安。两下争执不休,赵才恼怒而出。门下录事衡水李桐客进言说:“江东卑湿,土地险狭,内奉万乘,外给三军,民不堪命,恐亦将散乱耳。”御史弹劾李桐客谤毁朝政。於是,公卿皆阿意言:“江东之民望幸已久,陛下过江,抚而临之,此大禹之事也。”

        定都丹阳,保据江东此议因乃得定。

        杨广乃命治丹杨宫,将徙都之。

        却这杨广此意,实一意孤行,既无深谋远虑,亦乏审时度势。虞世基等江东人,当然希望借此巩固自身地位,可朝中的那些北地大臣,还有从驾在江都的骁果将士也多北方人,他们对江东并无归属感,父母妻子都在家乡,他们怎么可能会愿意跟着杨广从此留在陌生的江南?

        加上江都粮尽,物资匮乏,果真是如李善道与魏征等人所说,朝中的北地大臣、从驾的骁果将士,人心思归,见杨广无西还之意,便乃大都私下商议叛归,军心浮动,士气低落。

        郎将窦贤帅所部西走,杨广遣骑追斩之,而亡者犹不止。

        扶风人虎贲郎将司马德戡素有宠於杨广,杨广相信他,使他领骁果屯於东城。司马德戡与所交好的虎贲郎将元礼、直阁裴虔通相谋,说道:“今骁果人人欲亡,我欲向皇帝禀报,恐先事受诛;不禀报,於后事发,亦不免族灭,奈何?又闻关内沦没,李孝常以华阴叛,上囚其二弟,欲杀之。我辈家属皆在西,能无此虑乎?如我辈家属也叛,我辈岂不亦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