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有上下两个建议。”
李善道说道:“薛公请说。”
“退至安德,寻机与窦建德在安德、长河一带决战,是为上选。选择此地决战,两利於我军。向西南不远就是清河郡界,我军胜则可进,负则可退,进退自如,此一利也;窦建德若欲攻我军,必须得先渡永济渠,我军可趁其渡河之机而攻之,此二利也。”
如前所述,永济渠的最北端在涿郡的蓟县,正是从平原郡、渤海郡的西部流经。窦建德无论从乐寿,抑或信都来,要想入平原郡腹地,包括东光、胡苏等县在内,都必须要先渡永济渠。
李善道摸着短髭,沉吟了片刻,继续问道:“敢听薛公的第二个建议。”
“便在胡苏、南皮之间,与窦建德决战。选择此地决战,永济渠之利,我军依然可有;然若被窦建德别遣一部,夺下安德,我军后路断矣,却是不利於我军之一处;此地北、东邻渤海,渤海的王小胡部也能赶来参战,或会对我军形成两面夹击,此不利我军之二处,故此为下选。”
李善道点了点头,目落地图,看了多时,顾问帐中余下诸人:“薛公之议,公等何见?”
……
“都不要再说了,孤意已决!”窦建德拍板说道。
宋正本、凌敬等齐声问道:“敢问明公,是何计议?”
“阜城,非得是孤亲率军往不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