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章 劲敌期胜魏公忍 (6 / 7)

作者:赵子曰 最后更新:2025/8/14 23:59:52
        由此南下,百余里便是谷水。

        洛阳称之为“五水绕洛邑”,又称“五水萃洛”,这五条河水,分指的是黄河、洛水、伊水、瀍()水、谷水。谷水,又名涧水。涧水源出自渑池县城北边的墦冢,南流约数十里,至渑池县城,折而向东,南流的这一段名为涧水,向东后的河段名为谷水。

        自洛阳往关中,有两条官道可行。

        一条是北崤函路、一条是南崤函路。

        南崤函路是沿着南边的洛水河谷,经宜阳、长渊,转往西北上,通过弘农郡,到达陕县,然后再从陕县向西,入潼关,从而进到关中。这条路开凿得早,夏桀的祖父夏后皋的墓就在这条古道上,大概夏朝时就已有此路,因又称“周秦古道”。

        北崤函路则便是沿着谷水河谷,经渑池,到陕县,然后也是再从陕县向西,过潼关,进入关中。这条路开凿得晚,是在函谷关一带的地理风貌,如前所述,出现了变化后才开凿的,开通於东汉末年,是当时曹操为西征运粮方便,乃才开凿,因此道又称“曹魏古道”。

        如前所述,函谷关就在陕县、桃林境内,而又同时,这两条官道俱是蜿蜒穿行在崤山的深谷之中,故而,这两条官道就被称作“崤函道”。

        ——这两条路是陆路,水路也有一条,即黄河漕运古道,西亦是起於陕县,也就是后世的三门峡谷,东出渑池与新安县的交界处,这条路是水运之路,其间两岸的悬壁上,修有栈道。

        黄河水路,李善道、柴孝和两军这么多的人马、辎重,当然不好走,更重要的是,北崤函路刚好是走的渑池、陕县这一线,甚便於李善道对陕县、桃林、弘农三县的用兵,因是,无须多加考虑,南渡过黄河后,李善道、柴孝和就选了这条路做为主力的底下的行军路线。

        高延霸、高季辅部,他们的任务是去打卢氏。亦如前所述,卢氏也在洛水岸边,是故,他们前期可以跟从主力一起南下行军,但到了谷水后,他们就得与主力分道了。他们需要继续南下,再行百十里,到洛水,其后沿着洛水谷地,再转往西行,在崤山与熊耳山间穿行而过,抵至卢氏。——洛水河谷的北边是崤山,南边是熊耳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