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让终於是开了口,说道:“儒信兄,你且归坐。伯当说得对,咱们义气深重,同一个炉子里插过香的,刀子不刀子的,你这话说得就不对了。”转面向李密,接着说道,“蒲山公,不过话说回来,也无怪儒信发些牢骚,这几场仗下来,我部确是损失不小啊。”
王儒信忿忿地坐了回去。
李密抚须,沉吟片刻,说道:“那要不这样吧。翟公,与王世充等部隋兵的这一会战,我亲率中军居前,公引余部居后。候我进战得利,公督余部跟进,何如?”
让翟让部居前,别说王儒信不满,翟让也有点不愿意,可真到李密把“改由他居前,换翟让部居后”的话讲出来,当着满帐众人,翟让的脸面反倒又是挂不住了。
李密是“主公”,他是“司徒”,於公,不论怎么说,也该不到身为“主公”的李密自居前阵,而他作为臣属却居於后,此其一;翟让素好义气,於私,亦不好便果然自居后阵,而由李密居前,这要传出去,莫说在全军中了,让外头的豪杰们听到,只怕也会说他翟让不重义气,此其二;李密的军事才能,翟让亦是服气的,那若是真的换了翟让率部在后,形同是“预备队”的位置,则前线如果出现什么状况,他也还真不能确定自己能否应对,此其三。
三条综合下来,翟让矛盾了稍顷,起身站起,哈哈大笑,豪爽地说道:“魏公,你这话说到哪里去了?你是主将,岂有主将居前之理?儒信他是不懂事,只顾着心疼我部部曲近来折损稍多,俺怎是不识道理、不讲义气之人?魏公,无须再说了,便按你的部署,俺领众居前!”
说着,他环顾帐中众人。
瞧见孟让、裴仁基、郝孝德等等,皆是露出了既因帐中气氛缓和而略感轻松,并大概是因他主动愿意任领中军主将此位而稍显赞赏的神色。
明显自己的重义,得到了众人的佩服,些许部曲的折损那就不算甚么了,翟让自觉脸面生光。
他是脸面生光了,王儒信和也参加了会议的翟宽、翟摩侯诸人,却因此而各是变色。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