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道思虑定下,笑与马周说道:“宾王,屈突通六旬之龄了,卿弱冠不及,卿虽英俊之才,恐其轻卿。我意不得其信事小,倘卿为其所辱,我不欲见!此信使之任,不可授卿。”叫他坐下,令杜正伦,“知仁,你今天把信写成。”令帐下吏,“高延霸昨日禀,已兵还弘农。传令杨粉堆,令他遣快马南下,寻高延霸部现到了何处。接住张怀吉,先来弘农营中。”
李善道思虑到的合适信使人选,就是张怀吉。
这老道胆子大,口才也有,张士贵他虽没劝降,然过不在他。李善道的兵马那会儿还没到弘农。张士贵西边是李渊、东边是李密,这俩李都比李善道此李强,他虽一山贼,可亦官宦子弟,自是不会放着距他最近、名气且也大的西、东两李不去选,而选时在河内的李善道。
屈突通这回的事,就与张怀吉上次劝降张士贵的情况不同了。
不是去劝降的,只是给他指出一条活路,让他敢於相信李善道的诚意,张怀吉足堪胜任。
帐下吏领命而去,自去向杨粉堆转下李善道的此令。
杜正伦回去本帐,研磨咬笔,按照李善道的那几条指示,也开始写给屈突通的书信。
……
后天便要拔营,需要处理的事务很多。
收编俘虏这块儿,有秦敬嗣、焦彦郎、萧裕、薛万彻等在做,李善道暂不用操心,可之外,不太重要的一般性军务不提,单只重要的军务,就至少三桩,李善道须得赶紧决定、安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