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话再说回来。
敌我双方约以时间、地点,进行会战,当然也不是无条件的,亦绝非是一方提出,另一方就会同意。两边都会同意的这种情形,只会出现在双方都是急於需要“决战”的此一前提条件下。当前,李密、王世充两部所面临的情况,又正好都是符合了这一个前提条件。
李密,是急着打掉王世充等隋军援兵,然后他好继续攻打洛阳城。
王世充,是限於军粮不足,十余万援兵现集驻於洛阳城外,只一天,就需要多少的粮秣?兴洛仓现在李密手中,洛阳城外的回洛仓现也被李密部烧得差不多了,洛阳城里供应不起这么多援兵所需要的粮秣。——王世充等部自带的是有些粮秣,可不多,支撑不了他们用太久。
所以,李密的挑战书一送过去,王世充尽管是新才败了一场,可商议过后,也还就同意了。
这些,且也不必多说。
只说就这场会战是时间和地点,关於会战的时间选择还好说些,关於会战地点的选择,双方倒是有来有往,甚是做了好几个来回的争议。两边都想选一个对己军有利的场地。
但争来争去,最终依然是定在了再之前庞玉、霍世举、刘长恭等隋联兵与李密部会战的石子河这个地方。之所以选定此处,一则此处在黑石与兴洛仓之间,离王世充等部和李密部的远近差不多;二则此处尽管是条河,河岸上的地形开阔,便於双方投入主力,进行决战。
会战的日期、地点都已经在今天,通过王世充的回书,得到了最终的确定。
由是便乃有了李密今日的尽召诸将,计议此战之此举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