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九十三章 长驱直向河内城 (4 / 6)

作者:赵子曰 最后更新:2025/8/14 23:59:52
        永济渠的最北段,通到涿郡,最南边则始於武陟境内。於此处,引沁水和南边的黄河水,灌入渠中。在永济渠的南口,部队停整了半日,等粮船从永济渠转入沁水,随后继续行军。

        必须得承认,杨广开凿的这几条大运河,在开凿时确是耗费了极大的民力,也因此造成了极大的民怨,而今海内之所以大乱,这几条大运河的开凿也是一个直接的原因,可这几条大运河,亦的确是大大地产生了便利的效果。别的不说,就这一条永济渠,李善道此前之援助窦建德和用兵清河郡时,就已经尝到了这条大运河带来的便利,现用兵河内,又深感其利。

        ——若没有这条运河,黎阳离河内虽是不远,只这些随军的粮秣,就得征调更多的民夫,且运输粮秣的道路、所需之时间,也远不如走运河方便、快捷。

        在部队暂驻,等待粮船转入沁水之时,有三四人,先后冒着小雨而来,求谒李善道。

        这几人自报门户,有的武陟等县的士人,有的是武陟等县的县寺曹掾。

        他们的名字,李善道都没有听说过,然李善道不以此而轻视他们,亲热地接见了他们,依照他们自述的擅长才能,当场各给了他们相应的任命。

        却此数人,已不是第一批主动来投李善道的。前日在获嘉县境时,就已有获嘉县的县吏、乡吏、士人,因闻李善道得新乡后的一应爱民重士之举措,及萧绣也降了李善道,而来投他了。

        且也不必多说。

        只说兵马继行,改以沿着沁水,水陆行军,出了武陟县界,入安昌县界。

        安昌县城,在沁水的南岸。

        遥见南岸岸边,有隋将探窥,李善道知道,这必是安昌的守将。安昌也没多少守卒,又隔着沁水,不怕他们敢来袭扰。李善道故未理会与之,只令河上的粮船往南岸射箭,将之逐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