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四章 宁可断腕重全局 (4 / 5)

作者:赵子曰 最后更新:2025/8/14 23:59:52
        清河县城东边临永济渠,城与渠相距极近,只有几里地远;城西则又临漳水,西城墙距离漳水也不远,不到十里地,这也就是说,清河县城的东、西两面,都是易守难攻。

        敌人若来进攻,只能是从北面或者南面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郡丞所言之“武城不失,足可为清河县城的北之藩篱,将李贼部众挡在漳南”,这句话倒也确是没错。

        但在听到他说出的武城“非救不可”的第二个原因后,杨得道、杨善会顿时恍然大悟,想起了一件事,却乃是两人俱皆明了,这第二个原因,实际上才是郡丞要求救武城的根本缘故!

        郡丞姓卢,范阳卢氏之后,其族人与清河崔氏的族人,世代通婚,是为姻族。

        杨得道掐着胡须,迟疑了会儿,说道:“武城,诚多名族,衣冠聚萃之所也,此县若能不失,亦诚可为我城北边之藩篱。”询问杨善会的意见,“通守,分贼兵入寇诸县,既是李贼之奸计,我等自是不能自入彀中。然此武城,邻我城,发兵若往,朝发夕可至,要不此县,救一救?”

        “武城与我城接壤不假,遣兵往援之的话,兵马能很快到达,此亦不假。可是,明府忘了么?武城与漳南可也是接壤!李贼主力,现就在漳南。我兵一出,他必阻击,武城县城不但不一定能进得去,你我所出之兵,还有可能会因此而受到重创。明府,岂不得不偿失?”

        杨得道说道:“则以通守之意,武城,你我也不能救?”

        “明府、丞公,自大业五年,善会为鄃令,至今八年矣!八年间,善会几无日不战,所为者何?在於上报皇恩,下护百姓!今李贼纵其部贼兵四入诸县,残害百姓,善会焉不心痛?可为大局起见,尽管心痛,也只能权且暂忍!明府、丞公,只要我城不失,郡府得存,李贼虽肆虐一时,我郡诸县,终得安稳。敢恳乞明府、丞公,亦能如善会,且先忍此痛,勿乱大局。”

        郡丞见怎么也说不动杨善会,大怒,拍了下案几,说道:“遣出搜募粮秣的郡吏,未还者十之八九,去宗城、经城的郡吏虽然回来了,可两县所能筹募运来郡府的粮秣,千余石罢了!且现尚未运来。而下贼兵大肆,这两县的粮能不能运来,还在两可之间。县中眼下存粮,只够两旬之用,通守犹言‘勿乱大局’!俺也不知,你这大局是在何处!”

        三天前,在议论筹粮的时候,郡丞尚嫌杨善会多虑,今日他“救援武城”的要求,没被杨善会同意,翻过脸来,他却是反用“储粮不足”,抨击起杨善会的“勿乱大局”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