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裕说道:“便是杨善会即使减少了对我军可能会在清河县界设伏的警惕,但王安部过其境时,他也不一定会遣兵截击。”
“这一点,我亦有虑,确是不能排除有这种可能性。仪同莫不是有良策,可解此虑?”
萧裕谦虚地说道:“敢禀将军,末将不敢说有良策,不过确实是想到了个小办法,堪不堪用,还得请将军决断。”
“仪同之策,必然良策。请说。”
萧裕说道:“将军何不再传檄令一道,与已至堂邑的我黎阳兵马之前部,令他们‘亦’尽快北上,与我军会合?”
接到李善道令调黎阳之留驻兵马,北至堂邑,预备加入进这回攻略清河之此战的命令后,郭孝恪是个办事果断,雷厉风行的人,现在已经有一部黎阳兵马开进到堂邑县了。
不过因为李善道现还没有开始进攻清河县,他目前的位置还在清河郡的最北边,所以这部黎阳兵马,李善道尚未调动,还没有命令他们进入清河郡。
李善道立刻明白了萧裕的意思,说道:“仪同是想以此增加杨善会的压力?”
“将军英明,末将即愚意。只一个王安部,或许还不足以迫使杨善会遣兵截击,以阻其与我军会合,可若再加上我已达堂邑之黎阳兵马,最关键的是,还有后续的黎阳主力兵马,那就不同了。我军已有两万之众,若再加上王安部、黎阳兵马,声威势会更振,到至那时,清河一城之地,他再能战,要想守住,怕是也难。则最好的破局之法,对他来言之,无非就是四个字,‘各个击破’。这样一来,王安部,他当时就必定不会放过,任其过境,与我军会合了。”
李善道从善如流,摸着短髭,笑道:“仪同此策,果然良策!好,就把仪同的这条补充,加入进‘用王安部’之此策中。”吩咐杜正伦,“知仁,又得劳烦你,起草一道下给堂邑之黎阳兵的命令,令他们接令后,即大张旗鼓,造出声势,装出要北来与我军会合的样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