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就是历史上,乱世中的那些明主、明君,在用人上,大都不也是这么做的么?
比如刘邦,其所信用者,不多是他沛郡的老伙计?比如曹操,其手下掌兵者,不是曹氏、就是夏侯;又比如朱元璋,明建国后获封爵位的开国元勋,多淮西人,亦朱元璋之旧识、老乡。
刘邦等都是明主了,用人一样的“任人唯亲”。
不是他们不知“大公无私”的好处,而是形势迫使,不得不如此然。
李善道计算过了,如果按两万新兵的规模来计的话,——刘黑闼、赵君德跟着李善道回来,也是为的新兵,新兵须分给他俩一部分,就按总数三万,分给他俩一万来计,亦即,李善道自留的尚有两万,可便不说三万,就这两万新兵,火长、队正这一级姑且不论,只仅旅帅以上的诸级军吏,就需要三百余人之多,这还只是军事主官,没有算副官、辅吏。
他现有之部曲,万余人,在保证战斗力不下降的情况下,至多能从中抽出百人左右的军吏,任到新兵里边。
这离“三百余人”的需求,相差不小。
不错,固然是可以从新兵里边选任些,可剩下的这两百多人的差额,肯定不能全用新兵担任。
则这个缺口怎么补上?
最好的办法,只能是从投到黎阳来的卫南乡人、旧识中选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