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越骑校尉”,是府兵中的骑兵将领。府兵各府的主将是鹰扬郎将,副将是鹰击郎将,其下是团校尉,领步兵的校尉名步兵校尉,领骑兵的名越骑校尉。
第一百一十七章缴获无数求良将
李善道部,到今为止,限於战马数量的不足,还没有正式地置越骑校尉。经此一战,得到了一千多匹的上等战马,确是可以在他军中,开始正式地置越骑校尉这种骑兵的编制了。
而至若高曦所说的“越骑十团”、“行军之两团”。
“越骑十团”指的就是府兵中的“越骑校尉”,“行军之两团”指的是通常作战时的战时编制。
战时的部队编制,和府兵的编制不尽相同。
府兵的“越骑校尉”,一团最多二百骑,放到大的战场上,充当不了一个作战单位,因此,当大规模的作战时,主将常会把数量不一的“府兵编制”下的“团”,合并成一个“大团”。
就比如杨广征高句丽,参战之各军,在步兵方面的编制,是“步卒八十队,分为四团”,亦即,每两千步卒,编为一大团;骑兵方面的编制,则是“骑兵四十队,队百人,十队为团”,每千骑编为一个“大团”。高曦参加过征高句丽之战,故补充了句“亦可得组行军之两团”。
——又如前文所述,这个“行军”,不是路上行军的意思,便是后世“野战军”此词的意思。
却话说回来,战马计已有三千来匹,十个越骑团、两个行军团,是两千骑兵,那还有一千来匹战马呢?跑哪里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