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乃一时之人杰,军事能力、战略眼光都是顶尖,怎可能会看不到这点?
唯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计策是好计策,落到实处,以李密现在面临的处境言之,难以实行。
他说道:“孝和,数年前,我从杨公举义,你可能不知,那时,我其实就向杨公提出了和你刚才所提之此议一模一样的策略!杨公迫於那时的形势,不能用我此策。今我亦迫於形势,虽然此策上策,不能用此策也!”
“敢问明公,甚么形势?”
李密说道:“方今海内,如卿所言,诚是豪杰竞起,但昏主尚存,从兵犹众!我所部皆山东人,若不能先将洛阳攻克,则诸将,谁肯从我西入!此其一。卿言,‘不若使翟司徒守洛口,裴柱国守回洛’,而我‘自简精锐,西袭长安’,孝和!我不是不可以‘自简精锐,西袭长安’,问题是,我如果一离开,以何人总镇山东、河南?使翟司徒镇之,裴柱国不一定会服;使裴柱国镇之,翟司徒必怒。只恐我前脚才走,洛口、回洛后脚已乱。如此,则大业隳矣。”
第八十四章议袭长安传檄定
柴孝和闻言,默然无声了。
很多时候,世上的事就是这样的,明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选择,可就是没法去做。
李密的无奈,柴孝和从他的神色、语气中,深深地感觉到了。
适有几只鸟,叽叽喳喳的从堂外的天空飞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