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孝德等或者扭头后看,或者举目侧视,随着徐世绩,亦都看到了过来的这人。
何用徐世绩再吩咐?他们登时分开两列,给过来的这人让出了道路。
来之此人何者?
可不就正是李善道!
李善道已摘下了兜鍪,托在手上,另一手按着腰边横刀的刀柄,从罗孝德等人间步过,近至徐世绩身前,握住刀柄的手放到胸前,弯腰向下,冲着徐世绩行了个军中礼,口中说道:“善道拜见大郎。”
徐世绩赶上前来,亲手把他扶起,顾与罗孝德等将说道:“《尉缭子》云:‘万人之斗,不如百人之奋也’。诚哉斯言!”用力地拍了拍李善道的胳臂,说道,“今日此战,多赖君力!”
今日此战,是不是多亏了李善道,最终才能转败为胜,李善道对此当然最是心中有数,然愈值此刻,他愈谦虚,非仅没有半分的张狂模样,反是诚惶诚恐之状,他请罪说道:“大郎,善道本该早点率伏兵杀出,但是一直战机不到,所以杀出来的晚了些,尚敢请大郎治罪。”
“此话不消说。若俺是你,也会选在费青奴部已倾力向中军发起攻势之时,才再起伏。二郎,我军今途中遇袭,所以得反败为胜者,都是你的功劳!你的大功,待俺报上,翟公必有重赏。”
李善道唤随他过来的那几人近前,说道:“启禀大郎,今日此战,善道不过‘因人成事’。若论功劳,首功当在大郎指挥若定,其次是罗贤兄、聂贤兄等齐心应命,再次则是丑奴、沐阳、敬嗣、敬儿、法律等勇敢前斗,因此我军终才能转败为胜。善道实无功劳,不值一言。”
跟随他过来的这几人,便是高丑奴、高曦、秦敬嗣、陈敬儿。
——李善道的部曲现共有五团,一团由他亲率,其余四团的校尉各是秦敬嗣、王须达、陈敬儿、季伯常。从他由三面伏击费青奴部的,是他亲率的这团与秦敬嗣、陈敬儿两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