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强敌环伺,又或者是因为燃油不足,它降落时的时速超过100公里。
(注:一战时期战机降落的时速一般要求不能高于80公里,最佳时速应该控制在70至75公里左右,当飞机时速低于65公里时就很容易失速,因此可操作的空间很小。)
地勤人员不断挥动信号旗提醒飞行员速度太快不要降落,但飞行员已顾不上这么多,依旧降低高度降落。
或许对飞行员而言,只要感受到起落架落地的震动,就能增加一点脚踏实地的安全感。
但这却是致命的。
起落架触地的一瞬间就因为角度和速度过大“嘭”一声反弹,战机瞬间失去平衡在甲板上翻滚。
它就像是个被现场拆除的破烂,撞在地面飞射起一堆碎片然后再次反弹,再次触地撞断右侧机翼依旧冲势不减。
同时,机身的碎片就像弹片似的在“咻咻”之声中乱飞,打得附近地勤人员鬼哭狼嚎鲜血四溅。
最终,飞机的残骸以几十公里的时速从航母头部飞出。
但这还没完,当它掉落海面时高速行驶的航母马上碾了上去,航母尖锐的船头甚至将战机拦腰撞成两段。
“百眼巨人”号的情况更为惨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