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剂量快赶上核污染区了。”
“是新型三防通信设备。”
吴浩接过话头,指着舱内正在工作的电台,继续讲道:“部队在特殊地域执行任务时,通信很容易受辐射干扰。
这套设备的核心部件用了抗辐射芯片,刚才模拟1000戈瑞剂量的伽马射线照射,信号中断时间不超过2秒,自动重启后数据零丢失。”
张副总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极端环境耐受时长”记录,电磁炮供弹系统72小时沙尘测试、高原供氧设备1000小时低压运行、无人车-40℃启动成功率100%,忽然问李工道:“你们这实验室,能模拟多少种极端环境组合?”
“目前有128种基础环境模型,能组合出上万种复杂场景。”
李工调出一张三维环境图谱,接着讲道:“比如‘-50℃+暴风雪+强电磁干扰’‘40℃高温+高湿度+沙尘暴’,都是根据国内外实战案例还原的。
上个月海军还来委托测试,要模拟深海高压+盐雾腐蚀的环境,给潜艇通信系统做老化实验。”
一位来自航天科工的专家忽然眼睛发亮问道:“你们这低温测试舱的温变速率能到多少?
我们的卫星部件需要在1小时内从-80℃升到60℃,反复循环500次,找了好几家实验室都达不到精度。”
“我们能做到每分钟3℃的线性温变,波动不超过±0.5℃。”
四千二百零九章极端环境模拟实验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