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四千零六十三章 应对未来战场的战略先手 (2 / 4)

作者:止天戈 最后更新:2025/8/13 11:10:32
        “我们采用了纳米压印光刻技术替代传统蚀刻工艺。”

        吴浩调出生产车间的画面,然后介绍道:“新建成的自动化产线每分钟可制造200片电极基板,缺陷率低于0.3%。

        而且生产过程无需强酸强碱,符合绿色制造标准——这也是军方特别强调的环保要求。”

        听到吴浩的话,在场众人都纷纷点头,首座领导在点头的同时,随即问道:“小吴,你们这套‘柴油发电机+超级电容’的方案能否在其中预留激光武器和电磁轨道武器的接口。

        说到这,领导看着他认真问道:“换句话说,你们的超级电容组能否兼容兆瓦级脉冲负载?”

        吴浩闻言眼神一亮,手指在平板上快速调出能量负载模拟界面,三组不同颜色的曲线立刻在屏幕上跃动:“领导提到的兼容性问题,我们在方案论证阶段就纳入了预研范畴。

        传统电解电容的瞬时放电能力通常在百安级,而我们的超级电容组基础放电峰值已达到500千安,这相当于能在毫秒级输出足以点亮5000个城市路灯的电流。”

        他指着动态图表中那条标注“激光武器”的红色曲线继续解释道:“通过并联扩容模块,单组电容组的放电能力可线性提升至兆安级,理论上完全能满足10兆瓦级激光武器或电磁轨道炮的瞬时供电需求。”

        说着,他边切换到电容组内部结构的热成像演示,边介绍道:“不过正如您所担忧的,兆瓦级脉冲负载会在极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焦耳热,初步测算,单次全功率放电将导致电容组温度骤升80-120℃。”

        画面中,电极基板在模拟放电时呈现出刺眼的橙红色,然后接着讲了起来:“传统液态电解质在这种工况下会迅速汽化,甚至引发连锁热失控。

        但我们的固态电解质本身具有耐高温特性,配合三维多孔电极的散热通道设计,可将热量扩散效率提升至传统结构的5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