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四千零六十二章 石墨烯基超级电容技术 (2 / 3)

作者:止天戈 最后更新:2025/8/13 11:10:32
        汪良工听完后摩挲着下巴沉思片刻,忽然露出微笑着说道:“如果能把这套充能系统与舰艇的余热回收装置结合起来,说不定能进一步提升能效。

        比如利用发动机废气热量驱动温差发电片,为电容组补充能量,这在民用新能源汽车上已有成熟应用。”

        吴浩闻言微微一笑,随即在平板上调出一个思维导图说道:“这个思路非常好,我们可以在现有方案中增加热电联产模块,初步测算能将整体能量利用率提升12%-15%。

        程所,贵所在舰艇热管理方面经验丰富,能否后面安排一下技术对接?”

        程海峰笑着在笔记本上记下要点,然后说道:“没问题,回头就让热能工程组送一份现有余热数据过来。”

        四千零六十二章石墨烯基超级电容技术

        首座领导始终专注倾听,此时手指轻点触控屏锁定“柴油发电机+超级电容”的方案示意图,说道:“这个技术路径既规避了核安全风险,又兼顾了成本与效率,符合现阶段装备发展的务实原则。

        小吴,接下来要加快与造船工业部门的协同,重点解决模块化安装的空间适配问题,毕竟现役舰艇的舱室布局寸土寸金。”

        吴浩快速记录要点,激光笔再次指向模型的动力舱位置说道:“是,我们已经完成了初代原型机的小型化设计,单个电容模块体积比集装箱缩小40%,可以垂直堆迭安装在备用燃油舱上方。

        下阶段计划在‘海试三号’平台进行实船搭载测试。”

        首座领导手指在触控屏上滑动,调出“海试三号”平台的三维模型,放大查看动力舱结构后说道:“实船测试要重点关注三个维度,电磁兼容性、震动耐受度和极端环境适应性。

        南海夏季的强台风工况,正好可以检验电容组在高盐雾、强颠簸条件下的稳定性。”

        吴浩点头记录,激光笔切换到电磁兼容性测试界面介绍道:“我们已在实验室模拟了10万次舰载雷达与防护系统的交叉启停测试,目前两者的电磁干扰值控制在微伏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