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湫泓率先打破沉默,激光笔的红点在电路示意图上悬停,“我们测算过,若要匹配战机瞬时机动需求,响应延迟必须压缩到80毫秒以内。”
吴浩微微后仰,靠在皮质座椅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道:“跨领域适配确实存在诸多挑战。郑主任应该清楚,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场景从地面系统转向航空领域,不仅是参数调整的问题。”
他的语气沉稳,带着掌控全局的从容。
年轻工程师小陈突然站起,白衬衫腋下的汗渍呈扇形扩散,激动道:“但我们已经做过初步测试”
“实验室数据与实战环境的差异,往往比想象中更大。”
吴浩抬手示意对方坐下,“就像贵方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造诣,放在舰船动力系统中也需要重新验证。技术转化从来不是简单的移植。”
郑湫泓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多了几分审慎。
这位在航空领域浸淫二十年的专家,敏锐捕捉到吴浩话语中的弦外之音,既不否定合作可能,也不轻易许下承诺。
“吴总对技术边界的把握确实精准。”
郑湫泓轻笑一声道:“我们提出合作,正是看重浩宇科技在算法优化和系统整合方面的实力。”
他的手指在图纸上点出几个关键节点,继续道:“比如这个并行处理架构,如果能借鉴贵方蜂巢式滤网的能量分流原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