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二千四百八十一章 媒体解读(二) (2 / 3)

作者:止天戈 最后更新:2025/8/13 11:10:32
        最后就是卫星了,浩宇航天在航天技术领域深耕多年,掌控了从卫星到航天器,再到地外探测器,载人飞船等一系列核心技术,技术实力非常雄厚。

        而这颗卫星呢,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的捕捉到这颗退役报废气象卫星,就是得力于他们出色的卫星分控系统。

        并且通过这种可拖拽分离式捕网的方式,能够实现一颗卫星捕捉多颗报废卫星和轨道碎片垃圾的能力,这样无形之中又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这样整体算来呢,就可以将整个太空轨道垃圾的清理成本控制在了一个非常低的范围之内,有利于这项技术持续下去。」

        陈总师,您说这项技术很难,那它难在哪里,为什么会这么难?主持人转向陈总师问道。

        陈总师点头应道:「是这样的,首先地球近地轨道非常巨大,从地面上升一百公里就是着名的卡门线,这被誉为大气层与太空的交界线。从卡门线,也就是距离地面一百公里到两千公里这个范围之内,都可以被称作近地轨道。

        而目前地球百分之九十九的卫星和航天器都在这个高度内活动,这个范围之内也是太空垃圾漂浮最多的区域,基本上涵盖了百分之百分之九十九的垃圾碎片。

        二千四百八十一章媒体解读(二)

        目前在地区近地轨道空间中,超过一公分以上的垃圾大概有五十多万枚,甚至更多。这些碎片除了一些自然天体外,其它大部分都是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碎片。

        在这其中,大的碎片垃圾呢,也有数万个,其中不少都是过去各国发射升空已经退役的各类卫星,航天器。

        我们就拿这次实验中要捕捉的这颗气象卫星为例,它的体积不大,含太阳翼帆板也就是十米左右。

        而要在这忙忙的庞大近地轨道空间中找出这颗卫星,并进行精确定位,这就很考验地面的遥测观察能力,必须要先由地面来遥测观察到这颗卫星,然后计算它的飞行轨道,速度,然后才能够发射卫星呢。

        当这颗捕捉卫星,也就是实验中的环卫一号发射到预定轨道之上,然后就需要自动变轨,来寻找这颗气象卫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