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毕竟是老牌王族,哪怕是衰败了,也有舆论的话语权,再加上此时的奥地利,一直在鼓吹“列强平衡”,所以不想显得吃相太难看,最终两方达成了私下里的协议:在路易莎去世之后,将帕尔马公国交还给两西西里波旁的王室,由王室的旁系继承。
在奥地利看来,这么一个小小的公国,不值得大动干戈,而且路易莎再婚嫁给了奈佩格伯爵,按照王朝的视角属于“贵贱通婚”,她的儿女本来就没有王位的继承权,所以在她死后把领土还给波旁也算是合情合理。
至于当时幽居在美泉宫的罗马王(这时候已经降格成为了莱希施泰特公爵),已经被皇帝巧妙地无视掉了。
总之,经过这一系列台面上和台面下的交易,两个王族总算完成了一项精巧的安排,对帕尔马公国的归属设置了最终的条件。
一切都看起来很完美,很理所当然,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系列戏剧性事件在1830年前后发生,波旁王室再一次失去了法兰西,而荷兰王国也被迫吐出了比利时,萨伏伊家族转而成为意大利民族解放的旗手……维也纳和会上的种种“精巧”的构思,逐渐被现实无情地打脸了。
这还只是“前奏”而已,因为随着波拿巴家族重新崛起,整个体系在悄然之间已经变得摇摇欲坠。
要么就用一次激烈的战争来决定这个体系是否应该延续,要么就利用某种办法笼络波拿巴家族,把心怀不满的法兰西帝国也纳入到这个体系当中——围绕在奥地利眼前的,只剩下了这两个选择。
而老皇帝和梅特涅在斟酌之后,也只能无可奈何地选择了后者。
毕竟,如果真要和法兰西帝国刀兵相见,那首当其冲的必定是控制着北意大利的哈布斯堡家族,而且历史已经证明了,就算战胜了波拿巴家族,受损最大的还是奥地利。
就算赢了,只是比彻底战败稍微好一点点而已。
已经伤痕累累的帝国,很难再支撑起下一次的灾难性斗争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