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虽然对此感到很悲伤,但是他却也非常理解人们的选择——在生死关头,你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是勇士,无论刚开始革命的时候他们多么慷慨激昂,到了真正要面对炮火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只会本能地退缩和畏怯。
如果我还是一个波兰人,如果我参加了起义,那么我能够在这个时候继续坚持抵抗吗?他扪心自问,但却又无法得出答案——
但是现在,这个问题他也无需找出答案,因为他不再是波兰人,他有着最好的“退路”。
而此刻,就是走上这条退路的时候了。
在隆隆的炮火声当中,他带着几个随从一起,悄悄地离开了混乱的街道,穿过了一片死寂的城区,悄悄地溜出了华沙城。
华沙很快就要经历战火的洗礼,为了自己的安全,他不能留在这座城市当中。
按理说来,此时华沙已经戒严,各处的街道都有士兵在把守,普通人是无法离开的,但是亚历山大一行人手里有自己的外交护照和华沙政府签发的通行证,所以一路上居然也畅通无阻。
这段时间以来,亚历山大帮助许多官员的亲人流亡出国,因此他也获得了相当多的回报和优待,即使在这个危险混乱的时刻,他还是获得了应有的保护。
在离开华沙之后,他们一行人并没有向西逃亡到广袤的乡村当中,而是悄悄地向东行进,寻求另外一边保护。
作为法国的外交使节,在这个兵荒马乱、社会秩序即将完全崩溃的时间点上,尽早投奔到俄罗斯一方寻求保护,反而会让他更加安全——反正波兰全境都很快会被俄军占领,早点投和晚点投都一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