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的历史线上,弗朗茨·约瑟夫皇帝最开始选择了“都不选”,他还停留在过去,总觉得哈布斯堡家族可以左右逢源捞取好处,这么做的后果是他先在克里米亚战争当中得罪了俄国,然后又被迫单独和法国以及普鲁士开战,没有得到过任何国家的帮助,最终只能灰溜溜地惨败丧失了一切“议价权”。
等到了这个时候,皇帝才堪堪醒悟,然后又选了靠向普鲁士,而这时候已经统一了小德意志的普鲁士,国力已经大大超越了奥地利,两国地位完全不平衡了。
最后,他只能无奈地当了普鲁士的半个附庸国,稀里糊涂地走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诸神黄昏。
所以,对于公爵来说,既然必须选,那就应该“早选”。
而现在,对摄政的苏菲皇太后来说,怎么选都是无所谓的,因为她出生于巴伐利亚,自古以来巴伐利亚都有“挟洋自重”的传统,和法国结盟对抗奥地利或者普鲁士都是传统操作,她的心里并没有什么德意志民族情怀。
对于这个问题,公爵和苏菲在“谈心”之余,已经商量过了很多次,最终也达成了共识。
先看看法国如何。
倒不是因为公爵更喜欢法国,而是哈布斯堡帝国不到万不得已,并不喜欢走民族主义路线,因为这对帝国来说,只会更加增加非德意志地区的离心力;这么一想的话,反而法兰西更加顺眼一些。
尤其是眼下,路易·波拿巴眼看就要在法国上位,一旦他成了法国皇帝,那么不光有了“同宗之谊”,而且法国又成为了一个君主制国家,那些反共和主义的保守贵族,这下也没有什么话可说了。
对他们来说,“波拿巴皇帝”看起来再怎么不顺眼,也比“共和国总统”好看一万倍。
正因为考虑到了这一层,所以在这个时候,苏菲皇太后以本人的名义,命令奥地利驻法国大使馆开始了外交试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