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算不如天算 (8 / 15)

作者:魔幻四少 最后更新:2025/8/12 14:34:41
        十六国时期,局势动荡,政区变化无常,漯阴县地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所有,北齐天保七年废除。

        漯阴县,因漯川而得名,漯川是秦汉时期对于徒骇河的旧称,因漯阴县在漯川以南故称漯阴。

        《商河县志》记载:商河自东汉至隋置滳河县以前,东部属湿沃县,西部属漯阴县。

        《地形志》称:郡,刘义隆置,魏因之。盖宋於南置乐陵郡,并置湿沃县,而魏亦因宋之旧,即此《注》之漯沃也。此漯沃与平安城近,当在今新城、高苑二县之间。方志与《河水》篇之故城混为一地,非也。

        《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记载:湿沃县汉置,后汉省,三国魏复置,晋作漯沃,北齐省,故城在今山东蒲台县西北。按地形志后魏末尝改置县,其在滴河县地者,去今蒲台县稍远,疑三国时复置于此,非汉之故也。

        《山东通志》记载:此期黄河改道,由滨县一带入海,漯水为黄河所夺,隰沃县被淹,撤销县建制并入千乘县;渤海郡由幽州改属冀州。

        《地理风俗志》记载:千乘县西北五十里有大河,河北有漯沃城,故县也。

        《齐记》记载:千乘城,在齐城西北百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二十余里,其一城县治,一城太守治。

        《商河县志》记载:三国隶魏,复置湿沃县,属冀州乐陵郡。

        第四百三十二章人算不如天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