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山在宜都市西北、长江南岸,上有荆门十二碚,下有虎牙滩,南与五龙山相接,北和虎牙山隔江相峙。
荆门山位于红花套镇北端,长约3千米,宽约2千米,方圆6千米,主峰海拔139.2米。
古代舟行至此,先避虎牙而南,复避荆门而北,横流湍急,悬若千丈,非乘风奋楫,舟莫能进。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写出了这种意境和气势: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千里送行舟。
荆门山共有12峰,历代素称十二碚。十二碚形如馒头,依次排列江边,山峦叠翠、彩云飘渺,别有情趣。
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大小战争百余次,秦楚荆门之战、公孙述浮桥拒汉兵、陆逊火烧连营的夷陵之战、梁陈安市城之战等著名战事。
虎牙山,地处虎牙滩上岸,与荆门山隔江对峙,形成入峡江关。
袁山松在《宜都山川记》中记载:虎牙有石壁,其文黄赤色,有牙齿型。
虎牙山景点有同治碑记、猇虎城标、楚塞楼、金蟾戏螺蛳、屯兵洞、白灵古塔等108个景点。
《水经注》云:荆门在南山之半,虎牙在北山之间,公孙述遣二将以二山作浮桥拒汉师。下有急滩,名虎牙滩,一名虎牙。
虎牙滩有多处巨石暗礁,长江经此,水流湍急,航道险峻,多有航船遇难于此。
这天夜里,几条商船溯流而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