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小优势,是他属于国子监的考生。为何这也是考试优势?
因为国子监的考生,录取概率比府学丶县学的秀才高。高多少?高一倍。
监生的考卷,编号和秀才不同,卷头编号带「皿」字,所以又被成为皿字卷南直隶录取一百三十五名举人(解额),监生出身的考生只录取三十人。可问题是,秀才的数量远超监生啊。
有这两个小优势,朱寅感觉有六成把握能中!
随着三年一次的秋闹大比到来,整个南京城不但更加热闹,也陷入了一种紧张兴奋的气氛中。
勾栏丶客栈丶画船丶酒楼的花灯和对联,也换成了「高中」丶「金榜题名」等科场喜庆的气象。
即便是大街上的乞弓,看到读书人也换了文雅的乞讨词:「相公吉祥高照,
文曲星下凡,公侯万代—」
整个朱家都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就是兰察等几个女真人,在了解到乡试的重要后,也祈求佛朵妈妈,保佑额真高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