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办事还是告状?若是告状,须得乡老和坊老审过,寻常小案么…县衙不受。”
他们不吃皇粮,没有编制和俸禄,名册不在吏部。每年只有几两“工食银”补贴。
他们自然也有生财之道,靠着各种“陋规”赚取灰色收入,习以为常。
进县衙者,有名剌投递的先入内禀报。没有名剌的,肯定不是什么人物。
他收取朱寅的银子,叫“酒食钱”,官府认可,就是天子也默许:皇帝也不差饿兵嘛。
再说,收的“酒食钱”也不是他一人受用,其他公差也要分润。
朱寅小大人似的拱拱手,“我不是递状告官,我是去户房,办理户籍之事,劳烦牌翁通传。”
只有重要案件,江宁县衙才会受理。一般的小案子,必须先经过乡老、里正、坊正。
否则就是越诉。
就算县衙受理的案子,大多也是典史、刑房司吏、甚至刑名师爷来审理。
莫说一把手知县老爷,就是县丞、主簿都不轻易审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