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历记载:自卯初至辰正,太祖衮服立于春寒江风中,候足半个时辰,赵国三品使臣方至,太祖不动声色,亲引赵使入城,终与赵国达成约定。
堂堂一国之君,迎接一位三品使臣,对方还晚到了半个时辰,这对大梁来说是一种羞辱,可太祖皇帝为了大梁武者,硬是承受住了这份羞辱,且热情招待赵国使臣。
几十年后,赵国那位使臣逝世之前,曾经透露了一个消息,当年他出使大梁,并不打算和大梁达成贸易约定,是故意晚到,就等着大梁太祖皇帝发怒,便是有理由取缔谈判。
可没想到太祖皇帝面对晚来半个时辰的自己,神情不露半点不愉之色,热情以礼接待,让他深受感动,回国之后劝说国君,最终梁国达成了武道资源贸易约定。
但赵国使臣这番说词,是在其晚年才说出来的,在当时各国因着此事而羞辱嘲讽大梁比比皆是。
太祖皇帝能受这番羞辱,而大梁武者默默修炼,大梁国力增强,赵国使臣这才晚年改变了说词,由羞辱变成了太祖皇帝的心胸宽阔。
三百年后,同样的场景又一次出现。
城主的意思他们明白,要想洗刷今日的耻辱,他们就必须在武道上奋勇前进,当大梁足够强大了,今日孔大人他们遭受的羞辱,到将来就会变成了荣辱不惊的称赞。
只是,若非国力微小,谁又愿意受人羞辱,换来将来的称赞。
一个时辰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