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师姐你也知道林晨的家境,一位渔民之子,只花了二十两就练出了精气,这是何等的武道天赋,这样的天才值得一颗开窍丹。”
“真只花了二十两?”
“只少不多。”于永年肯定道:“师姐难道也不相信我?”
“我自然是相信师弟的话。”舒素婉螓首微晃:“可我相信师弟没用,那些武馆不会相信,师弟不妨先平心静气,换位一下,若是师弟是武馆教习,会相信这事吗?”
“有……有可能不信。”
于永年的性子,让他不会睁着眼睛说瞎话,若他换做是武馆招生教习,也会对此事存疑。
“即便武馆不信,可历年来即便练出精气的学员人数超过八十,也不会出现武堂第一的学员拿不到名额。”
听到自己师弟言语中的不服,舒素婉只得解释:“武政所没有明文规定武堂第一就必须给予开窍丹名额。往届若是人数超过八十,武堂第一学员会给名额,更多的是体现团结和公平。”
舒素婉知道自家师弟在某些方面上的思考较为欠缺,往届即便学员人数超过八十,武馆也得给各镇武堂最少一个名额,这么做是体现武政所,体现朝廷对镇上百姓的一视同仁。
既然一定要给一个名额,那肯定就给第一名的。
第一名代表着家境更好,潜力也就更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