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读孟子,萧夏有些惊讶,开班才一个多月,就开始读《孟子》了吗?
陪同萧夏的徐文远捋须笑道:“这些孩子都是天才,还没开始读书,腹中多则几千字,少则千余字,第一天测试,个个都能默写《千字文》,都一字不差,世子居然还能背诵《论语》和《诗经》,说是母亲教他的。”
萧夏也有些惭愧道:“我只知道王妃教世子读书认字,没想到居然能背诵《论语》和《诗经》,我也第一次听说,我这个做父亲的惭愧啊!”
徐文远哈哈一笑,又道:“世子有过目不忘之才,聪颖过人,老夫并不关心他学业,而是关注他的身心成长,当年我授业汉王时,他已是十五岁,我就发现他也是天资过人,但性格却异常孤傲。
我后来才慢慢了解到,汉王基本上是一个人长大的,没有朋友,也没有人听他诉说,他从小内心就非常孤独压抑,先帝过于关注他的学业,却忽视他的身心健康。
我便找了窦威、杨玄感和李密与他一起读书,但已经晚了,汉王性格已成,思想也成,很难再改,我不希望世子步汉王的后尘。”
萧夏点点头,“先生说得对,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其他孩童一样健康成长,有朋友,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如果需要住校,我也可以考虑。”
徐文远笑道:“住校暂时不用,他们现在毕竟还年幼,等十二岁后再开始住校。”
萧夏走出窗前,只见房间里坐着十一个幼童,正摇头晃脑背书,每人面前的小桌案上放着一卷书,应该就是《孟子》,一名年轻的助教在教室内来回踱步。
萧夏一眼看见了自己的儿子杨俶,他和李敏的儿子李桉坐在一起,李桉也是李敏的儿子,只是很小就过继给了兄弟李原,李敏的另一个儿子李桦三年前被刺杀后,李敏心中伤痛难治,李原又把李桉送回来,才稍稍抚平了李敏夫妇的一点伤痛。
李桉和杨俶的年纪一样大,性格也差不多,两人便成了好朋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