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运河并不难,关键是没人敢去做,这是殷刺史亲自安排的工程,也只有罗士信这种军方高官才不会当回事。
李光开始组织百姓取沙袋,罗士信率领大军继续西行,行走不到十里,只见河水奔涌而来,将河床淹没了。
很快,李光又带着数百名青壮赶到,将另一头的沙袋拉起来,只拿走三百余袋泥沙,沙袋墙便支撑不住了,轰然坍塌,两股河流迅速交汇,断航近半年的运河终于恢复了正常。
夜幕初降,罗士信率军抵达了会稽县,距离县城还有十里,大军停下休息,罗士信随即派出数十名斥候去县城和曹娥江沿岸探查。
半个时辰后,斥候来报,县城没有异常,还是在官府手中。
罗士信依然没有出动,他还在等另一支斥候的消息。
又过了一个时辰,大约到一更时分,斥候终于回来了,为首斥候向罗士信禀报道:
“启禀将军,距离县城约二十里的曹娥江东岸,确实有一支军队驻扎,大概两千余人,另外还有一支水军,人不多,只有几十艘小船,三四百人,把曹娥江截断了,南面河道上堆积了大量船只。”
“堆积的船只是官船还是民船?”罗士信急问道。
“都是民船,船上都是难民,据说只要给对方交一百贯钱,就能过去。”
“江上可有桥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