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你母后同意的,也不要革他官职,把他平调回东宫任职吧!”
“儿臣遵旨!”
“现在可以回答朕的问题了。”
杨勇稍微整理一下思路道:“萧夏是儿臣的侄子,儿臣对他虽然谈不上喜欢,但也绝对谈不上憎恨,儿臣平时也不怎么关注他,这次他在张掖立下大功,全歼入侵张掖的吐谷浑军队,有守土之功,如果父皇要给升官加爵,儿臣一点意见都没有,但刺史之位还是请父皇慎重,这不是他有没有能力的问题,而是他还年少,十六岁出任刺史,确实不妥,当初云师端儿臣没有直接让他为刺史,而是让他先出任司马,一年后,他满十八岁了,儿臣才把他转为刺史。”
杨坚淡淡道:“你的意思是,萧夏满十八岁了就可以出任刺史?”
“正是!按照大隋制,十八岁为丁,等他十八岁了,哪怕父皇任命他为中原刺史,儿臣也不会反对,现阶段,儿臣认为他在长安为官比较好。”
杨勇想要从萧夏那里找到灵魂异世的答案,当然希望萧夏留在长安,而不是远在河西。
“好吧,你的意见朕理解了,让他完成吐谷浑战役后就回来。”
杨坚虽然在打压太子,维持一种平衡,但平衡的意思是,不能太偏,但也不能太过,太放松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太打压则又会动摇社稷稳定。
而在官员任命上,太子有权过问各郡主官的任免,杨坚也不得不考虑太子的意见,这件事他便打算听从太子的意见。
时间很快,一晃到了仁寿四年的一月,刚过正月十五,萧夏便带着一队士兵来到了武威郡姑臧县,他是接到总管薛世雄的鹰信,让他来总管府商议军情。
兵曹参军李大通很热情地将他迎进了总管府,他关切问道:“萧使君过来很艰难吧!路上走了几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