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阿姨,你帮我看看稿子。”唐筱叶将手中刚刚书写的报告递给牟丽颖。
“行。”牟丽颖几口吃完馒头,拍了拍手,接过。
“黄包车夫都是家境贫寒,他们主要来自盐城、高邮、南通、靖江、崇明各县。”
“有年老的车夫已经四五十岁,年轻的甚至仅有十三十四岁。”
“黄包车夫早出晚归,一年四季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在长途奔跑,晚上回家精疲力竭,往往吃点稀饭就倒下便睡,第二天天刚亮又要出车了。”
“黄包车夫大多数住在贫民区,大多是狭矮的窝棚,其中很大一部分居住在滚地龙,两张草席的滚地龙住了一家子五六口人。”
“黄包车夫衣着简单且破旧,夏天赤裸上身,光脚;冬天穿的棉衣以粗布为多,往往还不能蔽体。”
“黄包车夫满街跑,在街头的饭铺吃饭,那里价格低廉,不过饭菜常常并不新鲜,味道不太好,环境简陋和不太干净。”
“不少人为了帮家里节省口粮,一天只吃一个馒头。”
“和生活困苦,挣钱贫瘠相比,黄包车夫还要承受歧视。”
“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一些乘客上车后不屑于和车夫说话,用手中的司的克戳戳车夫的后背,戳戳背中意思是朝前走,戳戳背右意思是向右转,戳戳背左意思是向左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