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第一次和王钧当面沟通,客观的说,他对于这位新的上线同志的观感还是相当不错的。
他能够感受到,王钧的内心是支持对汪康年采取行动的。
三年前,王钧来到上海工作,便是程千帆帮助王钧办理的身份证明。
这是组织上从苏区安排来上海工作的同志,据说上过前线战场,是一位肚子里颇有墨水的老红军。
如此看来,军旅生涯对王钧同志是有一定影响的,这是一位并不排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推崇武装行动的同志。
不过,彭与鸥同志当年也在苏区工作过,他的行事风格就想对保守一些,对于武装行动非常谨慎。
当然,‘保守’不是贬义词,只是个人工作作风不同。
程千帆仔细比较一番,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行事风格,这也许就是‘蒲公英’同志和‘大表哥’同志的区别之所在。
此外,从彭与鸥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包租公’同志同样是从苏区来江南的同志,在去杭州工作前,‘包租公’同志也在苏区工作过一段时间。
他和‘包租公’同志还没有过正面接触,暂时还不了解这位领导同志的工作风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