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翰林学士皆是震惊的望向李祺,他们万万想不到李祺竟然敢提起这个尖锐的问题。
理学汹涌发展了一百多年,这种缺陷他们当然知道,也曾怀疑,但是没人能够解决,最终几乎所有人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不曾得到天理,是因为格物心不诚,是因为天赋不足,是因为……”
总之有无数的理由,格物致知是没错的,毕竟圣人又怎么可能错呢?
“朱子说,世间万物,皆有其理,格一物,就能得到一物的道理,诚然是至理名言!”
“自三皇五帝之时,便有先贤观星,以日月轨迹定阴阳之历,这便是格物之道,先贤格日月,于是得日月之理!”
“水往低处而流,此乃水之理也,亦是格物所得。”
“每格一物,便有一物的道理。”
“李师,方才您说格物不是增进道德,那格出的理又有什么用处呢?”
“好问题。”
李祺环视堂中皆紧紧注视着他的众人,道:“格出日月之理,便可以精准的制定历法,以助农耕,这难道不是太平天下之道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