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停下来,盯着图纸不出声。
孙敏之问:“怎么了。”
程时说:“跟很多材料一样,笔尖都有个不可能三角。同时满足耐磨性,弹性和成本。因为要耐磨性好,就要求有一定强度,不然写着写着就秃了。”
“可是太硬又没有足够弹性。弹性模量要合适,才能让出墨量适宜。比如笔尖受压时可形变产生笔画粗细变化,就能让书写者有更好的额体验。弹性不足比如陶瓷的就总是断墨。纯银的,弹性过强,则难以控制笔迹粗细,易漏墨。”
“还要求抗腐蚀性好。钢笔墨水大多是酸性。”
“同时还要考虑成本,因为它只是一支钢笔。所以要在这三者之间寻找平衡。”
“所以便宜的钢笔一般用不锈钢。贵的就用合金钢,K金,其他贵金属合金,陶瓷,以后还会有高分子聚合物,非晶合金。”
“综合比较之下就是K金笔尖比较适合中文书写。”
孙敏之:“选了K金做笔尖,然后呢。”
程时:“然后把笔尖冲压成0.1mm级薄片在顶端焊接0.3到0.5mm的铱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