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很久以后,他才反应过来——这家伙是故意“守株待兔”。
他们的第一次长谈,是在99房的食堂。
从搜索技术聊到推荐算法,从个性化产品聊到行业趋势,他发现这个同龄人极不简单——技术功底扎实且驳杂,眼光独到,格局极高。
后来,他受邀参加了彼岸的发布会,才真正重新认识了陈默,也重新认识了这家公司。
禁不住陈默在微信上三天两头的“挑拨”,他最终应约在中关村的一家咖啡馆见面。
那场谈话,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投资、创业、字节跳动应运而生。
无论是今日头条的崛起、抖音的爆发,还是如今直播带货与微信、京东的深度绑定,每一步背后,都深深印着陈默的影子。
而他除了管理团队执行定下来的规划,他的作用是什么么?他的价值在哪里?
与其当一个工程师,他更想当架构师。
这些问题成为了最近困扰他的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