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滴滴的这场营销风暴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数据显示,仅2月14日当天,全国顺风车订单量实现100%的惊人增长,创下历史新高。
次日,滴滴高调发布数据战报,将此次活动定义为“社交化出行”的重要里程碑。
这场营销在年轻群体中引发强烈共鸣。
“太会玩了!”、“这才是情人节的正确打开方式”等用户评价刷屏社交网络。
更引人注目的是,合并后的滴滴好像一夜之间打通了任督二脉,找到了全新的市场定位,各大媒体纷纷给予正面报道:
新浪科技:“滴滴创新性地将节日情感需求融入出行服务,情人节活动体现滴滴营销团队对年轻用户的精准触达,数据显示跨城订单增长41%,这种轻量化社交尝试,为出行平台探索非通勤场景提供宝贵经验”
钛媒体:“以‘轻社交’概念拓展顺风车场景。活动期间用户互动量激增,证明‘出行+社交’模式具有市场潜力,为行业创新提供新思路。”
第一财经:“情人节活动展现滴滴营销创新能力,通过场景化运营提升用户粘性。数据显示,90后用户占比达72%,印证品牌年轻化战略成效,为共享出行开辟情感连接新维度”
这波营销的成功,深层印证了“两性经济”的强大驱动力。
正如陌陌在微信统治下仍能靠陌生人社交占据一席之地,滴滴巧妙抓住了用户的情感需求痛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