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某博一边标榜''公众舆论平台'',一边充当金主的''数字抹布'',活脱脱是会所里立牌坊的做派。
老罗那句''被人包养就别谈人格独立'',至今仍在被反复验证。
信息茧房从来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谁给钱谁定义真相''的商业逻辑。
当算法优先服务股东而非用户时,所谓的''开放讨论''就成了VIP包厢里的限定演出。
至于被删帖的普通人?不过是这场数据狂欢中的404代码罢了。
就像员工在老板巡视前总要粉饰太平,藤茶在某浪微博成了不能提的''违禁品'',连提都不能提。它们究竟在害怕什么?是做贼心虚吗?
所幸我们还有知乎、彼岸微博可以发声——当然要在法律框架内,否则还是会被404
多元声音才是推动进步的动力,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当资本故意打造一座信息樊笼,殊不知这种只报喜不报丧,自身也是信息茧房下的牺牲品,终将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讽刺的是,当网友将这篇热榜文章转发至某家微博时,存活时间从未超过3分钟。这种赤裸裸的“控场“操作,让围观群众大开眼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