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些人发的任何帖子、评论等信息,后台系统会自动扫出来含有“彼岸”“微信”“腾讯”“微聊”等关键词进行标红,然后出现在审核页面,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扫一眼,哪些该删,哪些该留,然后批量操作,往往几百条1分钟内就能搞定。
每十分钟扫上一回,就工作量来说也算凑合。
随着时间的流逝.
人们发帖和评论的质量水涨船高,遣词造句越发的精妙和隐晦,很少会出现在审核列表,他们现在只能在后台逐条审阅。
“反讽”“阴阳”“明褒暗贬”“欲抑先扬”.没点高考语文基础还真看不懂潜藏的含义。
然后审核系统紧急升级,扩大敏感词库的范围,“这一边”“那一边”“企鹅”“抄袭狗”“wx”“v”“wl”等全部涵盖其中。
这也就算了,后来他们发现这些人不光单兵进化,而且是有组织有预谋的集团式攻击,因为兵法都用上了。
“声东击西”、“围点打援”、“虚实结合”、“围魏救赵”.
佯攻、穿插、包抄、闪击.
几人一组,相互协同,甚至他们发现在网上竟然能看出三三制的身影,一时头皮发麻,这是什么打法啊?互联网信息大战具象化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