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回归正常工作节奏的陈默接到通知:之前那边答应的“推荐大礼包”得排到10月份。
倒不是对方食言,实在是小米这次的宣传物料太适配当下的舆论场。
不过礼包里的实物部分,比如版号审批加速、产业扶持资金等,已经在逐步落地。
陈默倒也理解。公众的注意力就像个容量有限的容器,此刻若强行插队,只会顾此失彼,让推广效果大打折扣。
何况“培强计划”这类政策对大众的吸引力,本就比不上小米的新品发布会。
这样的安排,反倒合理。
“谁让我年纪小,就发扬下孔融让梨的精神吧。”他自嘲地笑了笑。
但看着小米当下的舆论走势,陈默心里隐隐发沉。
那热度像野火般四处燎原,评论区清一色的“正能量”,正得有些发邪。
即便是彼岸系亲自下场助推,也未必能达到这种效果。
更蹊跷的是,他清楚官方的推广周期已近尾声,作为营销领域的“扛把子”,他太清楚这种热度绝非正常现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