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而霉斋”是沈从文给他青岛故居起的雅号,他还用过“窄而霉斋主人”的笔名,那地方他的好友巴金也去住过,后来搬来京城,又给银闸胡同的住处,起了个“窄而霉小斋”的雅号。
江弦坐下来,沈从文叹了口气,给他诉苦,说刚才一年轻人骑车骑得飞快,差点把他撞倒,完事那年轻人还先下来把他骂了一顿,说这么大年纪了,不在家待着,出来瞎晃什么。
“沈老师,您直接往地上躺啊!”江弦都听急了。
这可是创业项目。
“唉,他又没真的撞到我,那样就太不道德了。”沈从文道。
江弦也理解,作为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沈老师身上仍保持着那個年代特有的温文儒雅。
“您这胡同里有啥名人没?”
四九城这地方,哪条胡同里要是没点故事、没俩名人,那都不好意思说是京城的胡同。
“75号是孑民先生的故居,那是间三进四合院,孑民先生一生俭朴,未置一宅一地,1917年至1923年间,他在那里租住,那里也是五四运动策源地之一。”
听历史专家说话,那叫一个享受,不过江弦更多的是对孑民先生,也就是蔡圆培感到好奇。
“您见过孑民先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