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就对江弦的能力充满认可,却不想还是低估了他。
创作谈这种东西,《京城文艺》几乎每期都会刊载几篇,以作交流、分享,章德宁也曾亲自指导、修改过大量作者的创作谈,但都没江弦这篇清奇、有味道。
譬如,一谈到创作初衷,大部分作家都会写:因为热爱文学,所以写作。
但江弦不一样,他直截了当的写明:“我写作,是怀一种俗念,即赚些稿费,买烟来吸。”
这看似自轻自贱,荒诞不羁,但细细砸吧、品味,能发现其中极具现实意义,吸引眼球的同时,还更容易直抵读者内心深处。
用俚语讲便是:接地气。
他没有将写作当做阳春白雪,反而一脚扎进泥土里,塑造了一个极接地气的作家形象。
这是非常聪明的!
在中国,接地气的作家,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家!
章德宁打个哈欠,又困又觉得黑夜如此漫长。
她已迫不及待想将这篇创作谈分享给更多的编辑阅览了!
翌日一早,编辑部小办公室,周燕如瞥见刚进门章德宁的模样吓了一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